向阳而行
希望之光
早在大革命时期,
红色的种子
便在这里落地、生根、萌芽。
★1924年秋,受党的派遣,温岭籍共产党员金辅华回家乡筹建党组织。金辅华以创办方城私立初级中学为公开职业,培养吸收进步知识分子加入共产党。
★1926年初,金辅华筹建了温岭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当年年底,中共温岭独立支部成立,拉开了共产党领导温岭革命的序幕。
★1927年4月,温岭最早的农会组织——北乡农民联合会在潘郎成立。
★1927年2月至4月,全县相继成立了碗业、石匠业、木匠业、水泥业等12个行业工会和药业、布业2个店员联合会,入会会员3000多人。独支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全县先后爆发了药业店员和碗业工人的罢工斗争,最后都取得罢工斗争的胜利。
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的胜利,是温岭革命史的第一个高潮。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共产党人遭到大规模捕杀和通缉,
革命陷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昌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点击观看视频)
党的八七会议后,
中共温岭独立支部
在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下恢复活动。
★1928年1月,在省委特派员陈韶奏的指导下,中共温岭县委在城关三元桥陈恺家成立。
★5月,县委在机关所在地——横峰汇头王村(现汇川王村)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台属六县工作决议案”,部署抗租反霸斗争。
★至6月,全县建立了城区、温岭街等6个区委和24个支部,有党员400多名。在中共温岭县委的领导下,
北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
抗租反霸斗争。
石刺头银杏庙抗租大会旧址
★1928年9月,北区的抗租反霸被国民党当局镇压,县委机关迁至城区黄茅山叶霞寺并进行县委改选。新改选的县委指派常委柳苦民、执委叶景泰到温岭西区坞根一带开辟革命工作。西区农民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开始燃起,并迅速扩散,奏响了中共温岭革命史的壮烈乐章。
坞根游击大队洋呈岙桥溪三次反军事“围剿”阻击战旧址
★1929年4月,柳苦民在坞根成立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
★1930年,在坞根成立游击大队,柳苦民任大队长,下辖20多个分队,有队员400多人,长短枪100多支。坞根游击大队的成立,标志着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1930年5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五尺村成立,这是直属中央的一支红军队伍。
★1930年7月24日,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军委军事会议决定,把台属游击队编属红十三军二团,下辖包括坞根游击大队在内的四个大队和一个直属特务队,并成立团委。
★8月底红二团扩编为红二师,队伍扩大到700多人,在温岭、玉环、乐清三县边界达到割据的局面。
在红二师坚持武装斗争的十年中,
牺牲了150余位红军战士,
其中,
中队长以上的全部壮烈牺牲。
红二师军旗
红二师符号
红二师的武装斗争是台州革命史最为灿烂的乐章。而其武装斗争的中心就在温岭坞根。红二师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牵制了敌人的一部分兵力,对中央苏区及其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红二师在温岭播下革命的种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革命的新生力量。
1937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5月,
中共温岭县委建立。
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纷纷回到家乡,中共温岭组织恢复重建,并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建立全县性抗日救亡团体温岭县青年战时服务团。与此同时,党组织还培养和输送了一批青年骨干参加新四军,进入四明山游击根据地,为革命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浙南党组织、括苍山游击支队先后向温岭开辟新区,建立党组织。
1949年5月23日,浙南游击纵队第三支队奉命北渡瓯江,挥戈东征,向温岭、黄岩进军,1949年5月28日,武力解放温岭县城。
25年的浴血奋战,
多少仁人志士舍生忘死,
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胜利来之不易!
25年的不忘初心,
一代又一代的温岭人,
坚守住红色基因,
为创造美好未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活力之光
(点击观看视频)
新中国成立后,
温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踏出了一个个卓尔不凡的闪光印迹。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聚全县之力筑海塘、建水库、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之风,一穷二白的大地开始重现勃勃生机。
★到1957年,温岭县粮食生产达到亩产800斤,居全省第一。
★通过8年的探索实践,到1980年5月,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建成,一号机组启动正式并网发电,到1985年五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其规模在当时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点击观看视频)
改革开放后,
温岭勇立潮头,
凭借着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创造力,
抒写了一部浪卷涛飞、壮彩飞扬的发展华章。
(点击观看视频)
★1982年6月,温岭的牧南工艺美术品厂拿到县工商局核发的“联户企业”营业执照,中国大地由此迎来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的第一道曙光。在此之后,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在温岭如烈火燎原般地发展,并在温台模式经济座标中镌刻下一条灿若朝霞的发展轨迹。
★1987年,为加快股份企业发展,作出了十条政策规定。
★1992年,县委提出了“超常规、创特色、干一流”的工作要求,这对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林木森 摄
★1994年3月9日,虎山脚下的原温岭中学大操场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岭举办的最盛大的一次庆祝活动。刚跨进城市门槛的温岭用集体的最高礼遇表示了对“撤县设市”的特别注重。
★1996年,温岭获授多张全国全省名片,特别是在8月,被国家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
★“交通大干大办,三年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被提出,到1997年年底,除16个村因地理位置特殊以外,85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
幸福之光
(点击观看视频)
2000年,
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让全国认识了温岭。
★到2000年,温岭迎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峰,地区生产总值达165.65亿元,居全省前列,财政总收入13.48亿元,居全省前列。
★2000年元旦凌晨6点46分,温岭作为时光的宠儿,迎来了神州大地翻阅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与新千年第一缕曙光交相辉映的是,
一道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曙光
也在世纪之交划过东海之滨,
并催生了一个光耀全国的名字
——民主恳谈。
从当初的民主对话,到后来的民主决策,民主恳谈在实践中反复锤炼,并催生出“参与式”预算和工资集体协商两个向阳之花。为温岭这座阳光之城作了最和谐的注脚。
进入新世纪后,
历届温岭市委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先后作出实现“三大跨越”、
建设“三个温岭”、
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等
战略部署,
温岭在跨步前行中
不断地收获着一份份预期的约定。
新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始终,数字化改革全面顺利推进。产业转型跃上新的台阶,“抓大扶中育小推上市”得到纵深推进,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30家,上市企业达到12家,泵与电机产业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平台建设方兴未艾,东部新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扎实推进,铁路新区泵业产业集聚优势逐步彰显,综合交通杻纽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新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持续做大,宝龙广场、环九龙湖、环银泰城、环医疗中心等核心商圈深度开发;项目建设高歌猛进,交通大会战硕果累累,投入228亿元,新增高等级公路里程超148公里,沿海高速、路泽太高架、81省道等工程建成通车,“两高”联络线、杭台高铁、市域S1线等项目全速推进,外畅内序、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徐伟杰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坚定执行。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两次夺得“大禹鼎”;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建成区面积一路跃升至42平方公里,入选国家县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城村两改全面实施,实现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全覆盖。九龙汇、五龙山、下保山等主题公园和67公里长的沿河绿道次第舒展。乡村振兴百花齐放,成功入选省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农民建房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民建房难题得到全力破解。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秉持始终。民生服务不断优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等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创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文化惠民亮点纷呈,市博物馆、档案馆建成投用,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水平不断提升,全域旅游大力推进,长屿硐天、方山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海好望角、曙光首照地旅游品牌持续擦亮;平安基座愈垒愈实,成功夺取“平安鼎”,应急救援日益完善,成功抵御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逆势实现“两手硬、两战赢”。文明清风持续传递,成功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2020年,温岭地区生产总值1136.87亿元,是1978年的292倍;财政总收入达118.98亿元,是1978年的659倍,这些以几何速度不断刷新的数据交织成了温岭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百花争艳的立体画卷,而隐藏在这些骄人数据背后的生动实践与不懈求索,才真正地诠释了这座城市的核心之能和发动之源。
朱海伟 摄
当前,在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大步迈进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阶段,温岭市委高屋建瓴,提出争当新时代“重要窗口”排头兵,奋力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宜业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县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市的战略部署。(点击观看视频)
回眸百年,温岭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小康,每一步无不凝聚着奋斗与信仰浇铸的红色印迹,无不高扬着信念和初心支起的红色引领。
新时代、新征程,温岭上下再次凝心聚力,继续秉持初心和匠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以新时代超创干改革精神续写“八八战略”温岭新篇章。
(本专题内节目视频均节选自“永远跟党走”——温岭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掌上温岭APP
- End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文字|潘建桁 视频剪辑|张安编辑|江欣雅 庄晨高娃审核|王军波 王妙德校对|季虹希